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创建于1979年,于1980年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血管内外科中心,2003年成为全军心脏外科研究所。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成为全军胸心血管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北京医学会心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08年成立国内首家微创机器人心脏外科中心并被评为解放军总医院首批研究型科室、2010年成立国际机器人心脏外科合作与研究中心。负责全军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的心血管疾病伤病员
的诊治;首长医疗保健及疑难危重病症的诊疗工作;同时收治地方心血管病患者。已开展的心血管手术包括:各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婴幼儿心脏手术、风湿性及老年心脏瓣膜手术、冠脉搭桥同期瓣膜置换手术、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等,尤其是冠脉搭桥及室壁瘤切除手术,手术成功率处于国内外一流水平。从07年开展微创机器人心脏手术,受到患者及业内好评。研究所成立以来,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如国内首例Konno+PDA结扎术、国内首例左主干成形术、主动脉窦瘤破裂室间隔夹层的手术治疗、经腋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升主动脉+半弓置换、国内首例全机器人心脏外科手术等。研究所现有医学专业技术人员50余名,其中博士学历者占71%。在1979、1986年分别被评为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已培养研究生近百名,为军内外各级医疗单位培养进修生400人次。在“九五”、“十五”期间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军队科技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进步二等奖1项。承担及完成国家、军队医疗科研课题20余项。
【医疗特色】
(一)全机器人及机器人辅助心脏直视手术
解放军总医院于2007年1月成功完成亚洲首例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直视手术,迄今已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二尖瓣成形/置换、心脏肿瘤切除、纵隔肿瘤切除等500例机器人心脏手术,成功率100%,其中患者最大年龄76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21世纪中国机器人心脏直视手术的发展开创了先河。解放军总医院引进的四臂全机器人系统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代表着微创心脏外科的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几家心脏外科中心以及亚洲的解放军总医院能够完成以上手术。中国微创机器人心脏外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被编入第7版《黄家驷外科学》,题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及在我国的应用》一章由高长青教授撰写完成。
(二)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较早在国内开展冠脉搭桥手术,至今已完成2000余例,70岁以上占66%,80岁以上40余例,最大年龄86岁。手术成功率在99%以上,居世界先进水平。特别在高龄患者冠脉搭桥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所占比例在国内最高,成功率最高,并发症率最低,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帮助数十家医院开展冠脉搭桥手术,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国内首次提出国人可常规使用乳内动脉行冠脉搭桥术。2000年《常规使用原位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术》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2.在国内率先开展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术
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手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手术方式,因不需要使用体外循环,避免了相应的一些并发症,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目前我院90%的冠脉搭桥术采用微创非体外循环手术方式,已完成1000余例,手术成功率达99.5%,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2003年《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术系列研究》再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005年《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国内率先开展室壁瘤切除左室重建手术
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可形成左心室室壁瘤,外科手术是治疗左心室室壁瘤最有效的方法,不尽早手术必然会发展至严重的心力衰竭,从而错过手术时机。室壁瘤手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技术难度大、要求高、手术死亡率高的难题,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能做这种手术,而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这已经是常规手术,已完成室壁瘤同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百余例,包括78岁的高龄患者、EF值仅12%的危重心衰患者和心肌梗死后形成室间隔穿孔伴室壁瘤的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居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4.开展冠脉搭桥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术
心脏瓣膜置换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尤其是双瓣膜置换同时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难度大、时间长、风险高。解放军总医院常规开展这种手术,成功率达98%,国内领先。
(三)心脏瓣膜疾病外科治疗
目前已完成2000余例瓣膜手术,为常规手术,每年开展瓣膜直视手术200余例,手术成功率居国内领先水平。对心脏瓣膜置换、瓣膜修复成形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新型生物瓣置换手术,特别适合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有生育愿望的年轻女性患者,手术效果良好。
(四)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目前已完成5000余例先心病手术,手术技术非常成熟、可靠,成功率达国内领先水平,包括一般的先心病手术,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窦瘤破裂等,以及各种复杂性先心病手术,如法洛四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单心室、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闭锁、三尖瓣闭锁、主动脉弓中断、永存动脉干、大动脉转位、主肺动脉窗、三房心、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肺静脉异位引流、左室流出道狭窄等。近年来,心血管外科在手术、体外循环、术后处理上采用一套适用于小婴儿的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已成功完成了百余例1岁以下婴幼儿心脏手术。
(五)大血管疾病外科治疗
近年来收治了大量大血管疾病患者,成功率达到98%,如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巨大升主动脉瘤、急性和慢性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缩窄等,对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部和降主动脉病变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了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半弓置换、全降主动脉置换、Bentall+全弓替换+象鼻手术等各种大血管手术,疗效良好。
(六)其它手术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还对其它疑难心脏病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包括慢性肺动脉栓塞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左室流出道疏通、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各种心脏肿瘤切除等。
【医学教育】
心血管外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以培养部队中高级人才为主,主要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部队高级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近5年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余人,为地方和部队其它医院培养心血管外科技术骨干约50人,每年还接受军医大学的本科生和毕业后定科前轮转生的临床实习,定期进行心血管手术演示性教学、教学查房、英语交接班、新技术介绍、新进展讲课等。
【科学研究】
心血管外科承担国家、军队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开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0余项,课题进展顺利,完成情况良好,大部分项目在结题后获得军队和北京市的科研成果奖。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册。
【学术交流】
主办4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多次地区性学术会议,首届国际微创机器人心脏外科手术专题演示会、首届北京医学会心脏外科分会年会。每年派科室骨干出国学习和学术交流。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墨西哥国立心脏病研究所、美国克利夫兰心脏中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并牵头成立了由11家驻京部队医院心血管外科组成的联合体,定期学术交流及联合攻关。
【仪器设备】
我科拥有国际上一流的医疗设备,总价值2000多万元。包括亚洲首台三维超声心动机、循环机(Sarns9000、Stocket型)、GE监护仪、先进的呼吸机、冠脉血流监测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血气分析仪、心排量测定仪等。
【网站建设】
2005年建立心血管外科网站,2007年相继建成机器人心脏外科中英文网站、全军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网站。心血管外科系列网站建设以来得到了众多患者和同行的关注,大量患者通过网上提问方式询问诊疗就医资讯,成为医患交流的良好平台。
www.heart301.net
www.robot301.net
www.roboticsurg301.net
【科室发展大事记】
l 1979年心血管外科创立
l 1979年被批准为胸心外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l 1980年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血管内外科中心
l 1986年被批准为胸心外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l 2000年《常规使用原位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术》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l 2003年《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术的临床系列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l 2003年《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创刊
l 2003年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脏外科研究所
l 2005年高长青教授当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l 2007年承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项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l 2007年成功完成中国首例微创全机器人心脏手术
l 2007年外科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外科)
l 2008年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微创机器人心脏外科中心
l 2008年高长青教授当选为北京医学会心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l 2008年成为首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型科室
(隐藏科室简介)